close
今天,2006年11月29日,創刊於1978年二月十八日的民生報結束長達二十八年風光的歲月,下午三點宣佈十二月一日正式停刊。

民生報是國內號稱最純淨的報紙,沒有政治、經濟以及社會新聞,內容只聚焦於文化、藝術、影劇、體育及生活性新聞,尤其醫藥、影劇、體育、釣魚版面備受讀者喜愛,被視為家庭最健康的第二份報紙,因此在當年的七月,發行就突破五十萬份,速度之快,不但跌破眾多媒體業者與傳播學者的眼鏡,還被視為台灣報業史上的一項奇蹟。

報紙發行近年面臨網路、電視兩路夾殺,年輕學子習慣以網路取得新聞資訊,電視新聞快速方便,民眾閱報習慣大不如前,而賴以維生的廣告收入更飽受網路、電視、戶外、公車、捷運等新興媒體瓜分,加上經濟衰退,廣告主轉趨保守,使媒體經營陷入極度的困境。1999年九月一日同為聯合報系,本來為制衡大成報的星報創刊,雖然成功逼使大成報關門(當然還有其他因素),卻也瓜分了民生報自家廣告。及至2003年五月二日香港蘋果日報在台灣創刊,首創以圖像為主,文字為輔的報導方式,為台灣媒體生態帶來了質變。A.C. Nielson媒體調查顯示,2005年第四季閱讀率已躍升全國第一名(蘋果日報也是國內唯一接受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稽核發行量的報紙),該報不限篇幅與張數的發行方式,不僅讓民生報喪失優勢,連帶使得各大報嚴重受創。

這兩年可以說是報紙媒體最淒慘的寒冬,短短十三個月就有六個頗具規模的報紙停刊:
●1988年三月五日創刊的中時晚報於2005年十一月一日停刊。
●1990年元月創刊的大成報幾度換手經營後終於在2006年二月二十八日停刊。
●1928年二月十日創刊於上海的中央日報,也不敵長期賠累於2006年六月一日劃下休止符,
終結79年的悠久歷史。
●1974年八月十七日創刊的台灣日報於2006年六月七日停刊。
●而同為聯合報系的星報1999年九月一日創刊,也在2006年的十月卅一日結束。
●事隔一個月民生報也走向相同的命運。

這或許意味著台灣平面媒體市場的規模已大不如前,1988開放報禁前台灣有卅一家報社,1997年高峰期曾達344家,鼎盛時期一個報發行量就可達120萬份,現在兩個報的總和可能還不及此,AC尼爾森調查顯示台灣整體閱報人口正逐年下降,所謂的大報,大都處於虧損狀態,媒體生態還在持續變動,因此仍有另一波淘汰賽需要各報努力以赴。

民生報的消失,讓我感觸良深,不只因為少了一份潔淨的報紙,更因為它一直是我合作最密切的事業夥伴之一,且在那裡結交了多位形同莫逆的朋友,如今像其他停刊的報紙一樣臨時喊卡,心中的不捨難以言喻!


最後一天的民生報《2006.11.30》


最後一天的民生報廣告《2006.11.29》

2006.11.29.15:00PM


附錄:
中時大幅減張裁員 發行人請辭



【聯合報╱記者何定照/台北報導】2008.06.19 03:35 am

將近五十八年歷史的中國時報,昨天宣布大裁員,中時員工指出,裁員幅度將近五成,約五、六百人。中時也將由現在的十三大張,縮為十大張,取消地方版,改版最快八月上市。

中國時報發行人周盛淵昨天中午拜會中時工會,下午召集主管開會,傍晚即發布電子信給全社同仁,宣布裁員、減張等決定。周盛淵並為此劇變而請辭。

對於裁員人數,中時社長林聖芬表示還待商議。他說,中時下一步將是先定位,決定版位方向後,才會開始談人力配備,預定七月才會確定該有多少人離開,離退案絕對會符合法律,甚至優於法律規範。

中時昨天在內部流傳的「人事精簡」案信件指出,九月一日起,每日印製張數調整為上限十大張,取消C落地方版;八月卅一日前,各單位以現有編制之二分之一為精簡目標;至七月七日,編輯部將根據所確定版面,初步決定離退同仁名單,即日起受理同仁申請優離優退。

周盛淵在信中表示,整個報業結構和廣告市場的持續衰退,紙價和原物料的飛漲,都使中時赤字持續擴大。高層經過兩個月研商,由中時董事長余建新提出「菁英報」想法,鎖定高社經地位、高教育程度、高所得收入、高度國際觀的各界意見領袖,但仍是綜合性報紙。

周盛淵引用聖嚴法師說法,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,他自己也將伴隨離退同仁離去。

中時晚間也發表聲明指出,「中時有鑑於台灣媒體生態的變化,包括各種免費、即時資訊的充斥」,決定「重新定位報紙屬性,與既有媒體區隔」。聲明中說,時報媒體集團「旗下兩家電視公司與中時電子報已經能夠提供即時、影像新聞」,中國時報未來將提供更有深度的訊息與意見,以強化報導的權威性與影響力。

消息人士指出,中時今年原本已設全年虧損額,結果還沒到年中就已達到該數額,許多人早不看好,中時內部也早盛傳將朝小型「質報」邁進,只是沒想到終於來臨。許多中時記者在採訪新聞時臨時得知消息,也都震驚不已。

民國卅九年由創辦人余紀忠成立《徵信新聞》,後來更名為《徵信新聞報》,民國五十七年更名《中國時報》。中時集團近年積極對外擴充,旗下包括電視台及旅遊等公司。

【2008/06/19 聯合報】


以下為中國時報發行人周盛淵2008年6月18日「給中國時報同仁的一封信」全文:

親愛的中國時報所有同仁:

去年的三月二日,我重新回到了大理街132號-─這裡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,因為我生命中的38個年頭,都與這兒息息相關。

那一天,我心情十分沉重,因為光從報業這個傳統媒體來看,它的未來其實是一條非常艱困的路程。但是因為我們是以媒體集團的眼光展望未來,因而我們還是遠較其他同業擁有更多的機會。所以我當時勿寧以是一種奮起和再造的遠景,來向同仁許諾大家更好的前途。

當時我說,我們不能沉緬往事而要面對未來,因此必須從傳統的媒體思維跳脫出來。只要我們匯集人才淬鍊出良好內容,就能擺脫平台或載具的束縛,而透過媒資中心的資源整合,便無懼於未來任何時代的變化。優質的內容供應者,便是我們的定位,也是我們的核心價值。

我相信有許多同仁看了這幅圖片,也下定決心要努力作為。所以在隨後的日子裡,大家劍及履及,秉持著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的原則,我們一起規劃了許多解決眼前困境的方案,逐步逐項去推動執行。於是,我目睹了每一個部門內每一位同仁,因為奮發而締造出來許多感人場景。

這一年裡,我們可以負責的告訴自己:我們創造了很多改變和成績。只要繼續努力繼續堅持,我們必將破繭而出,再度奮起!

可是,殘酷的現實,終究還是帶給我們出乎意料的打擊。

以中國時報這一年的實績來看,我們的努力並沒有帶來經營上的改善。雖然我們大幅度的改版,使得讀者結構迅即有了良好改變也提升了報份,但是整個報業和廣告市場上的持續衰退,卻使得我們的營收上顯得徒勞無功。而我們錙銖必較的撙節費用和成本,卻遠不及紙價和原物料的飛漲!再多努力,在面對持續擴大的摰至虧損下,呈現出來的,卻是一種諷刺性的對比和反差。

再看短期的未來,經濟復甦和環境變佳,似乎是一個暫時還難以採擷的果實。這麼幾年下來的持續虧損,還能讓我們存活多久?

這不是董事長個人的問題,這是我們所有同仁都要去面對並思考的問題。

以往這兩個月裡,董事長和我以及幾位核心幕僚,反覆研商計畫我們的財務缺口和未來方向。非常痛苦,非常煎熬,但是我們知道:我們必須再做一次很大規模的改變,才能使得我們其中一些同仁,能夠度過難關,繼續傳承另外許多同仁無法簇護的香火,使得中國時報還能夠朝向永遠經營的路途前進。

董事長對於媒體發展,常有獨到見解,像是介入有線和無線電視的經營,便是非常明顯的例子。這一次如何讓中國時報持續營運,董事長提出了「菁英報」的想法,看起來那是克服現狀困難並又能夠帶機再起的最好方式。

中國時報一直便以優質報紙自我期許並獲得肯定,「菁英報」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再做改良。因此他的讀者對象應該是高社經地位、高教育程度、高所得收入、高度國際觀及高度社會參與的各界意見領袖。但由於我們能是一個綜合性報紙,因此應該涵蓋的將是不分年齡層和地域性的所有讀者。也就是說,未來的中國時報雖是偏重社會菁英,但並不孤芳自賞的脫離現實。

這樣的定位,目前看來似乎是最正確的選擇。因為它將不再落入傳統「大報」的思維,可以免除想要面面俱到卻又左支右絀的窘境。因此,一個重新併又精緻的改版,將是朝向這個目標前進的第一步。張數的減少、新聞與廣告版面的重新配置、印刷條件的改變等等相關議題,都將立即接踵而來。當然,我們的工作人數和設備,必將同步大幅減少。

而這攸關許多同仁工作權的問題,我們也無力迴避。

在立即就要開始的各項規劃過程中,每一個部門都必須要循由這個原則,做最精簡而有效率的安排。無論屆滿退休年資與否的許多同仁,終將在這一兩個月內,辦理手續而離開這個讓我們充滿回憶的大家庭。

現實的殘酷,在我們所有人的生命中,總會不時出現。雖然「壯志未酬身先死,常使英雄淚滿襟」,但是我們只要抱持著開闊的心情,坦然面對,就會讓這個歷程順利渡過。法鼓山聖嚴法師教導他的信徒,遭逢困境獲災難時,只要去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,心靈就會真正平安,生活終會雨過天青。這些話,值得我們學習和實踐。

因而,我誠摯的希望,那些接獲通知並將揮別報社的同仁,都能平靜而又理性的面對,並能祝福那些繼續留下來奮鬥的同仁-─希望他們能夠珍惜這個機會,代表我們去完成延續中國時報生命光榮使命。

今天中午,我已與工會的代表見面,下午也召集了主管開會,將上述情形為他們作了簡報,並且承諾對於離退的同仁,雖然報社極端拮据而又艱困的時刻,仍將用最大的力量來謀取合理的待遇。

而為了表示對於以往一年的績效不佳自請處分,也為了對於這次劇烈改變的政策負責,我個人也將在新的時代來臨之前,陪伴離退同仁一同離去。

請接受我的歉意,請接受這個變化,請以最大的慈悲和智慧,來共同渡過這個難關!

謝謝你們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梁國村的風與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