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昨天下午朋友搭車經過中正紀念堂,打電話告訴我有很多人在拍圍牆,要我趕快來,否則它快成為歷史的廢墟了。

他的一番話,讓我想到自己似乎從未拍過元宵燈會,於是帶著相機漫步在仁愛路上,體驗路旁閃爍發亮的燈海景色,卻沒去中正紀念堂,理由是一來對燈會每年大同小異的造型不感興趣,二來想等迴廊拆除前夕再拍會更有意義。

佔地二十五公頃的中正紀念堂落成於1980年四月五日。除了紀念堂主體外,最令我激賞的就是行政院計畫拆除,高五點五公尺長一千二百公尺的迴廊,它的外側牆面上每隔四點五公尺就鑲崁著二十六種,總數達三百九十個的中國式燈籠窗。它是研究中國庭院建築的最佳教材,晨昏市民唱歌票戲的好地方,更是午後陣雨歇息的落腳地。以前我就曾建議某德國車商,以白色的迴廊作為背景拍成廣告。

政治人物總有千百種理由亟欲抹除某些圖騰,其實圍牆可以推倒,名稱可以更改,然而它無法抹除深烙人心的記憶,更無法抽離祖先遺傳下來的血液。或許它真的可以激勵某些人的熱情,卻也傷害另一半人的心靈。圍牆倒了,祖宗牌位和墓碑上的祖籍是否也該強制挖除?而刮除後又能代表什麼意義!

為政治理由拆除如此具有特色的迴廊,實在令我覺得可惜,如果以方便市民進出為由,也令人覺得可笑,畢竟它那麼多個大門也從未曾關閉過。

選舉快到了,正是政治人物大展身手的時候,請端出有利民生的牛肉,放過美麗的圍牆吧!主事者如果執意如此,是否請晨昏在此地運動散心的台北市民意見調查,讓老百姓當家做主,既能有所作為,也能兼顧人民心聲,對選票也許會更有助益。



▲中正紀念堂名字如何更改我沒意見,不過政府千方百計想拆除而後快的迴廊,不知道和自由民主有什麼關係?
請參閱相簿:元宵登海中正紀念堂 《2007.3.3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梁國村的風與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