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自幼生長在農家,門前就是一大片鳳梨園,遠處則是高大的荔枝、龍眼、李子樹,每天放學回家不是開電視機或寫作業,而是瞻前顧後找爸爸媽媽下田幫忙,尖銳的鳳梨葉子穿過褲管,鑽進細嫩的大腿,晚上洗澡時肥皂水刺激著滿腿紅豆冰的痛楚,似乎早已不知痛癢,收成時數以噸計的重量,就是果農著著實實壓在肩膀上的甜美「負擔」,因此當小學老師講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」至理名言時,就深深銘刻在小小的腦袋裡,且終身奉為圭臬。


農夫需要翻土、播種、施肥、除草、剪枝、疏果、噴藥...才有秋收的歡愉,不過這僅是理想的狀態,現實是農夫的努力耕耘還要靠老天爺垂憐,例如眼看一年才收成一次的荔枝、龍眼即將成熟,無情的強烈颱風掃過之後,不但一整年的寄望化為烏有,收拾殘破家園更令人心力交瘁。


與草木對話的勞力工作,回饋極為緩慢;埋在泥土的種子要經過數度晨昏才見嫩牙危危顫顫冒出地面,施以肥料也至少一週才見青翠,不過假以時日它將開出嬌豔的花朵,毫不吝惜的給您豐碩果實。人與人腦力激盪的商業活動則反應快速,幾句扣人心弦的話語,代表的可以是數以千萬的交易,也可能是飛黃騰達的未來,不慎脫口而出的尖銳言語,好友可能瞬間變成仇敵,心情即刻陷入黑暗深淵。


從事人際活動,講究的是實力與技巧,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」代表的是十年寒窗無人聞問的苦澀歲月,也是忍辱負重的壓抑生活。這雖是立足社會的基本道理,卻絕非施加肥料就會結實纍纍的植物堪與比擬。十年寒窗代表的是知識的成長、專業的工作能力,可惜他只像無菌室裡培養的實驗動物,表面健康活潑,卻經不起培養皿外污濁的空氣。在資訊爆炸的知識經濟年代,十年寒窗獲得的知識充其量只是踏入職場的敲門磚,那些課本上所學馬上會被鋪天蓋地的新科技取代,唯有具備並實踐「活到老學到老」隨時update的心理建設,才有免被社會淘汰的希望。


人際活動成功與否除了基本的學識能力(IQ),更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熱情體貼的「情緒智商(EQ)」、面對困難時毅力與氣魄的「逆境商數(AQ)」,還有近年倍受討論的「道德智商(MQ)」。據白曉燕文教基金會在1998年3月所做的「台灣1000大企業用人調查」,顯示企業用人的優先順序分別是:德性(MQ)54.9%,待人(EQ & AQ)13.2%,能力(IQ)僅占2%。「天下雜誌」1998年四月號披露的「企業晉用員工的首要考量」調查,也顯示台灣企業取才首重「態度」,其次才是「能力」,那正是MQ強調的「工作態度」、 「敬業精神」和「團隊合作」,顯見企業主甄選員工也是「德重於才」。呼應資訊倍數成長的年代,專業能力、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用在職訓練方式培養,而EQ、AQ和MQ呈現的待人處事態度卻不易改變。


清明節回故鄉掃墓,故人依舊,田園裡的鳳梨卻非記憶中的模樣,原先作為罐頭的品種,由於不敵東南亞的進口貨,現已被多樣化的新品種取代,交易方式也不似往昔由食品工廠分級大批購買,改由中盤商批貨至零售市場販售。現代農夫不僅需要學習科學化的耕作方式,更需要熟悉市場的供需法則和談判技巧。即便從小在鳳梨園長大,現在的我除了照樣會被它的葉尖刺痛外,其他的一切卻已顯得如此陌生。



《2008.5.9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梁國村的風與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